“迎头痛击”有多痛?日本该睁眼看清楚了!

“迎头痛击”一词首次出现在中日外交场合。

连日来,针对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涉台的露骨挑衅言论,中国外交部、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国台办等多方发声:如日方胆敢武力介入台海局势,中方必将迎头痛击!

“迎头痛击”形容正面给予对方沉重打击。专家指出,高市早苗的错误言论已构成对中国主权和国家统一的重大威胁,也严重破坏了战后国际秩序。殷鉴不远,中方或将从多个维度采取兼具精准性与威慑力的反制措施,对其予以痛击。

密集发声 展示坚定立场

高市早苗近期在国会公然宣称“台湾有事”可能构成日本可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存亡危机事态”,暗示可能武力介入台海问题。

这是1945年以来,日本领导人首次在正式场合鼓吹“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并与行使集体自卫权相关联;首次在台湾问题上表达武装介入的野心;首次对中国发出武力威胁。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有分析称,高市早苗借“集体自卫权”炒作台海议题,其扩张野心和不甘战败国地位的心思暴露无遗。

中国外交部、国防部、国台办等持续痛批,外交部官员奉示召见,官方媒体密集发声……中国通过多层次渠道,在短时间内释放出清晰明确的信号。

其中,中国外交部官方账号于13日在社交媒体X平台连发多张海报,使用日英双语警告高市早苗:“如日方胆敢武力介入台海局势,将构成侵略行为,中方必将迎头痛击!”(正面から痛撃を加える)

军事专家杜文龙表示,“‘迎头痛击’意思就是‘用饱满的拳头打在脸上’,实际上是对入侵者的一种强力回应。”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项昊宇对中新社记者表示,中国外交部与国防部在原则性问题上曾使用“迎头痛击”,这一措辞不仅是外交辞令,也具有明确的军事意涵。“迎头痛击”首次用于中日外交场合,“既体现出中方对高市早苗错误行径的定性,也向对方说明,在什么情况下我方将采取必要措施来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

学者指出,使用日本和国际社会能充分理解的语言发出警告,杜绝日方误读或狡辩可能,展示中方不容妥协的坚定立场。

中方做好实质反制准备

中方多次提出严正交涉后,高市早苗拒不承认错误、拒不收回谬论、拒不消除恶劣影响。受访者分析,这证明其涉台“狂言”非一时失言,而是蓄谋已久的公然叫嚣。对此,中方“已做好对日实质反制准备”。

政治外交领域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东北亚研究中心主任蔡亮指出,高市早苗错误言行破坏中日政治互信基础。如果日方一意孤行,涉及战略安全、经济合作等领域的对话机制或将被无限期推迟。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吕耀东表示,战后东亚秩序的核心安排,日本无权单方面突破。高市早苗严重违背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损害不仅是中日关系,也是整个地区的和平稳定安全,必须引起国际社会警惕。

吕耀东称,中方可在联合国等多边框架下公开谴责日本军事扩张倾向和“介入他国内政”的行为,争取国际舆论支持。

经贸人文领域

近年来,中日在经贸领域交流不断深入,双边贸易额连续多年超过3000亿美元。日本财务省数据显示,中国是日本第二大出口对象国。

项昊宇分析称,中日经贸关系将受到多大冲击,完全取决于日方下一步行为。

中国外交部郑重提醒中国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后,多家航空公司包括中国国际航空、南方航空、东方航空相继发布通知,涉日航线客票可免费退改。各旅行社也据此进行退改。这体现了日本政府错误行径对日本社会负面外溢效应。

日本官方数据显示,今年前九个月中国大陆赴日游客接近750万人次。业界认为,高市此论将明显影响中国游客赴日旅游热情,对日本旅游产业造成冲击。

16日,中国教育部发布留学预警,提醒已在日和拟赴日留学人员密切关注当地治安状况,加强风险评估和防范意识,并建议谨慎规划赴日留学安排。有观察认为,日本政府错误行径导致中日人员交流氛围恶化。

军事领域

近日,日本防卫战略发生质变,走在强军扩武的危险道路上。例如,日本妄图恢复旧日本军队军阶用语,其军力报告提及与中国“打潜艇战”。

军事专家杜文龙表示,“80年后的中国已不同以往,国防意识、国家实力及军队武器装备水平都达高位。”今年九三阅兵展示的远空远海作战武器装备充分显示中国军队能力。

《解放军报》评论称,如日本武力介入台海局势,日本国民和国家将因其极其危险且错误的决策遭殃,“全国都有沦为战场的风险”。

专家指出,中国爱好和平、重信守义,但在涉及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核心利益问题上,中方绝不会妥协退让。

值得注意的是,多名日本国会议员要求高市早苗撤回相关言论,多家日本媒体包括《朝日新闻》《东京新闻》也批评其“加剧地区紧张局势”。当地时间15日,上百名日本民众自发在东京首相官邸前集会,抗议高市早苗错误言行,要求其辞职下台。

项昊宇指出,“右倾、右翼民粹化政策具有一定蛊惑性和煽动性,但从长远看,高市内阁‘玩火’行径将对日本自身安全和利益造成严重反噬。”他表示,日本政界、媒体和民众的质疑与反对反映有识之士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也印证了高市言论的极端错误与危险性。

编辑:诸葛瑞鑫

一审:庞无忌

责编:魏 晞

https://news.sina.com.cn/c/2025-11-16/doc-infxquyz648844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