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女孩重137斤患6种慢性病 医生建议减少摄入量
中新网四川新闻11月21日电(王爵)10岁的熙熙(化名),体重137斤。近日,因为脖子皮肤变黑,妈妈带她到儿科看医生,结果查出了脂肪肝、肝功能异常、高尿酸血症、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异常、甘油三酯升高等6种慢性病,BMI指数更是达到31.8,已经是重度肥胖(同龄女孩BMI≧21.5提示肥胖)。
据介绍,熙熙是一个早产儿,36周出生,出生时体重4斤2两。出生后不久,熙熙就因“新生儿肺炎”住院1周。看着瘦小的熙熙,父母都觉得对孩子有亏欠。为让孩子少生病少受罪,父母在喂养上下了很多功夫,增加奶量、精心制作辅食。就这样,熙熙8个月时体重就已经20斤,比许多足月出生的孩子都长得好。
熙熙妈妈回忆,每次带孩子做儿保,医生都再三叮嘱父母注意控制熙熙的食量,减慢体重增长速度,但家人觉得孩子胖嘟嘟的可爱,没有把熙熙的体重问题放在心上。
孩子长大一点后,对食物的渴望更加强烈,越来越喜欢各种甜食、面食、饮料,每晚9点过都还要加餐。二年级的暑假,爸爸妈妈把熙熙送回爷爷奶奶家过暑假,爷爷奶奶对宝贝孙女更是各种宠爱,作息和饮食都不规律,早上10点起床,吃完早饭,一边看电视一边吃各种零食,中午饭后就玩1小时的手机游戏,然后继续吃各种零食、水果甚至油炸食品。由于天气炎热,熙熙连家门都不出,晚上11点后才去睡觉,睡觉前还要求奶奶给她加餐,理由就是“饿了”。在老家的20天,熙熙体重长了15斤,爷爷奶奶还感到非常自豪。
家里人都没想到的是,熙熙悄悄开始发育了。但,胖遮掩了发育的各种现象。因为提前发育,熙熙胃口更好了,一放学就要买路边摊,晚饭后写完作业,还必须加餐,要不然“睡不着”。
9岁半,熙熙月经初潮来了,体重超过120斤。10岁,已经长到137斤,上体育课对她来说是折磨。这个时候,父母开始逐渐发现熙熙太胖了,想控制饮食,但熙熙饮食习惯已经养成,同时受激素水平的影响,根本控制不了。与此同时,熙熙颈部皮肤越来越黑,家里人觉得异样才带她到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儿科青少年体重管理门诊就诊。
主治医师邓香看到熙熙的脖子皮肤,马上为熙熙测算了BMI指数,“孩子BMI指数已经达到31.8,而像她这么大的孩子指数达到21.5就是肥胖了。”紧接着,邓香为熙熙陆续做了必要的检查,结果让家长无法接受,熙熙被确诊脂肪肝、肝功能异常、高尿酸血症、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异常、甘油三酯升高等6种慢性病。邓香也安慰家长和孩子,如果严格控制饮食,不仅可以减重,还可以纠正一部分慢性病。
青少年体重管理门诊邓香主治医师指出,青少年肥胖并非单一因素导致,而是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尤其是环境和生活习惯。平常门诊中,像熙熙这样的案例并非个案,家长稍一纵容孩子就长成了小胖墩。邓香认为,家长要避免陷入“胖孩子就健康”的理念,“孩子的营养有一个健康的范围,过量的摄入就会导致肥胖的发生。”
邓香建议家长,可以从3个方面帮助孩子管理体重:首先是饮食,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固定三餐时间,避免额外加餐;其次是运动,每天利用碎片化时间锻炼30分钟,让运动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第三是作息,长期睡眠不足也会导致孩子肥胖。家长应鼓励孩子积极参加社交活动,若出现情绪问题,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帮助。(完)
发布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