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迎来“男飞鱼”,澳门获得“第一金”,十五运会港澳选手创最佳战绩
【环球时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叶蓝】第十五届全运会比赛中,港澳选手的表现惊艳,在游泳、击剑等多个比赛项目中取得不错成绩。有港媒评论称,这是香港体育发展路径的一次成功验证,承载着多个角度的启示。 香港队“小女车神”卫冕 截至17日晚,香港队已获得8枚金牌,多个项目创最佳战绩。香港队在本届全运会获得的首枚金牌来自帆船运动员贝俊龙,他夺得男子爱尔卡7级金牌。香港队的“小女车神”李思颖在女子个人赛中卫冕,并在17日夺得女子全能赛金牌,成为港队史上首位单届全运会“三金王”。

15日,香港队迎来“大丰收”,当天共斩获5枚全运会奖牌,当中有3枚铜牌,包括铁人三项个人赛的奥斯卡、女子重剑个人赛的畲缮妡以及男子200米蛙泳的麦世霆。香港击剑选手何思朗在男子佩剑个人赛中过关斩将,虽然决赛以7∶15不敌山东队的魏振浩,“但一枚银牌已是香港佩剑历来最佳战绩”。何诗蓓在女子100米自由泳项目上夺金,此前她已在女子200米自由泳夺冠。
16日,香港自行车和游泳迎来爆发,当天共进账2金1银1铜。其中李思颖和队友梁颖仪在场地自行车女子麦迪逊赛中夺冠,也是李思颖在本届全运会的第二金。何甄陶获得男子50米自由泳金牌,成为香港“男飞鱼”,成为首位在全运会夺金的香港男游泳运动员。在港人最关注的击剑比赛中,世界排名第一的蔡俊彦顺利打入8强,但在对阵福建队的许杰时未能发挥出最佳水平,无缘四强,奥运冠军张家朗收获铜牌。
空手道选手为澳门队夺三金
截至17日,澳门队在本届全运会已经获得3枚金牌。6日,澳门队的郭建恒、郑沘珞和方文浩夺得空手道男子业余组团体型冠军,是澳门参加全运会以来首枚金牌。8日,澳门队的方文慧及容君灏分别在空手道女子55公斤级和男子67公斤级夺金。《澳门日报》称,澳门乒乓球选手朱雨玲虽然与奖牌擦肩而过,但仍创下澳门乒乓球最佳成绩。
香港特别行政区代表团执行委员会主席郑景亮17日表示,香港队在游泳、击剑及自行车项目均有稳定及正常发挥,反映特区政府的投入、业界及观众的支持十分重要。香港浸会大学运动及健康科学系教授刘永松表示,香港队在游泳项目的表现超出预期,特别是何甄陶在男子50米自由泳决赛夺金,加上麦世霆在男子200米蛙泳取得铜牌,“对于男子游泳队而言是很大的鼓舞”。他认为,本届全运会让大众全面看到香港精英运动员发展已进入多元化时代,应思考如何为本港其他有潜力的运动赋予意义,写好香港运动故事。
“量”的飞跃与“质”的提升
香港《大公报》17日称,香港运动员在本届全运会的突破首先体现在“量”的飞跃,金牌数与奖牌总数均创历史新高,令港人喜出望外,这既是香港体育专业化、系统化发展的结果,更是香港团结发展迸发出强大正能量的有力体现。
近年来,特区政府加大对体育的资源投入,通过“精英体育资助计划”等政策,为运动员提供了更科学的训练环境、更完善的后勤保障和更国际化的竞赛机会。更重要的是“质”的提升,香港运动员展现出的竞技水平,已从过去的“参与为主”转变为如今的“争金夺银”,这背后是专业化训练体系的完善和体育科学的深入应用。从体能训练到运动康复,从数据分析到心理辅导,香港体育的软实力显著增强。
文章认为,香港体育的独特优势在于“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格局。一方面,香港运动员能通过内地训练、联合培养等方式,共享国家丰富的体育资源。另一方面,国际化视野和开放包容的环境,又使香港能博采众长,形成独具特色的训练体系和竞技风格。这种“中西合璧”的优势在本次赛事中得到充分体现──既能看到国际先进的训练理念,又能感受到中华体育精神的深厚底蕴。《大公报》称,香港特区运动员在赛场上的表现更是一次生动的国民教育。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11-18/doc-infxumzq300241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