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政治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的重要文章《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强调,新质生产力以创新为主导,具有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特征,是新发展理念下的先进生产力形态。文章指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路径,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体制机制,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障碍。强调“十四五”期间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结合地方实际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实现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平稳衔接,推动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继续阅读

摘牌减负里的作风建设新成效(总书记的关切·落地的回响)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为基层减负,激励党员干部更多服务群众。近年来,全国各地推进减挂牌、减事项、减考核等务实举措,切实减轻基层负担,提升工作效能。以内蒙古清水河县窑沟乡不灿洼村为例,村里牌子从十余块减少到4块,村干部转变作风,更主动为群众办事,推动土地流转和特色种植,助力农民增收。基层减负成为全国深化改革的重要成效,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精力服务群众。

继续阅读

心相近|中埃携手,书写文明互鉴新佳话

上海博物馆“古埃及文明大展”于今夏落幕,展品将移至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展出。大埃及博物馆于11月初在开罗开馆,吸引众多中国游客参观,成为中埃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中埃联合考古队在埃及萨卡拉开展考古工作,利用先进技术推动考古研究和文明互鉴。习近平主席高度评价中埃文明交流,倡导文明互鉴与对话,推动中阿人文交流持续深化。双方合作包括考古、文化活动和世界遗产申报等,促进了文明包容与多样性守护。未来,中阿人文交流将进一步拓展,迎来更美好发展前景。

继续阅读

【理响中国·一线探新】产业振兴绘就“诗画田园”

湖南邵阳市北塔区积极推进乡村振兴,通过城乡融合和绿色产业发展,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特色农业体系,提升村集体经济实力。村企合作与校企联动引入资本、技术和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农旅融合,丰富乡村文化旅游体验。党建引领村级治理和品牌建设,促进农民增收与生态宜居,缔造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画卷,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继续阅读

主播说联播丨习近平主席接连两场会见,传递哪些重要信息?

习近平主席分别会见了来华访问的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和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强调友好与合作。2023年是中泰建交50周年和中西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立20周年,中泰中西关系稳固且深化。双方致力于推进大项目合作、扩大优质产品进口和新兴领域合作,体现中国扩大开放和促进共赢发展的决心。在当前全球动荡和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中外友好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继续阅读

联播+|以文明之桥 促中外相知

习近平主席近日复信青年汉学家,强调汉学作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勉励青年学者加强研究,向世界介绍真实、全面的中国。习近平早在201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就提出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与交流,促进各国友谊。近年来,中国积极举办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国际中文学习者超过2亿,提升“留学中国”品牌影响力,展现了中国拥抱世界、促进文明互鉴的开放姿态。

继续阅读

加强经验交流 续写友谊新篇——习近平总书记向第二十次中越两党理论研讨会致贺信引发两国人士热烈反响

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向第二十次中越两党理论研讨会致贺信,高度评价两党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与理论研讨的重要意义,强调两国是“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和战略命运共同体。中越两国人士表示将深入学习贺信精神,发挥理论研讨平台作用,深化理论交流,巩固友谊与互信,推动两国关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双方一致认为,马克思列宁主义需与国情结合创新发展,构建命运共同体有助于促进地区和平稳定与共同发展。此次研讨会在越南宁平举行,得到两国理论界和政界广泛认可,彰显推动新时代中越友谊与合作的新篇章。

继续阅读

学习时节|“走在前、作示范、挑大梁”

11月7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后视察广东,先后参观梅州叶剑英纪念园、南福金柚种植基地及广州科技创新成果展示,发表重要讲话并作出指示。讲话为广东贯彻落实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十五五”发展提供科学指引,强调“十五五”是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广东增创新优势的关键时期,鼓励广东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