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技术取得新突破 哈工程校企联合构建转化运用新范式

茫茫大海上,在卫星导航信号中断的情况下,如何实现船舶实时精准、高效导航?这就需要船舶罗经具有能精确测算船舶姿态的能力。哈尔滨工程大学(下称哈工程)联合哈尔滨哈船导航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哈船导航)研发的船用导航技术专利,就具有这一“超能力”。据悉,该专利技术填补了我国企业在中高端船用光纤罗经领域的空白,并通过欧盟MED船用产品认证,获得2025年度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专利金奖。

在船舶航行过程中,海浪颠簸、船舶转向、甲板振动等复杂动态场景,一直是影响船舶姿态测量精度的关键难题。传统姿态测量方法因仅采用单一加速度参数判断船体状态,忽视角运动干扰,导致船舶在长时间连续航行后,航向误差明显增大,对船舶航行效率造成较大影响。

为解决这一难题,哈工程与哈船导航联合攻关,创新性构建与船舶动态运动相匹配的状态空间测算模型,融合高精度惯性测量单元的加速度与角速度双参数,实时识别船舶“平稳航行”“转向机动”“强颠簸”等典型运动状态,实现船舶多个方向姿态的精准解算,完全满足中高端船舶导航需求。

依托该专利研发的光纤罗经产品,以其高质量低成本广受青睐。自首款产品量产以来,已形成3大系列8个型号的产品矩阵,累计装船400余套,覆盖国际三大主力船型及14类细分应用场景。

2024年,该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中国船用光纤罗经总量近四成,位列第一。出口金额达16万美元,并完成多个国际主要品牌罗经的原位替换。

该专利技术的成功转化,得益于黑龙江省政策引导、平台支撑、服务联动“三位一体”的精准施策模式,也是哈尔滨工程大学“研发—保护—运用”全链条知识产权运营体系的典型成果。

在黑龙江省的大力支持下,校企双方共建“惯性测试中心”,实现深度协同,推动高精度动态模拟测试平台等科研设备高效共享;哈工程派驻多位教师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10余名企业工程师深度参与学校前沿课题;学校积极组织项目团队参加中国国际海事展等顶级行业展会。人财物融通、产学研紧密互动的机制,成为加速技术迭代与产品升级的关键引擎。

未来,哈工程将与哈船导航继续深度合作,联合12家上下游企业形成配套产业集群,实现从“技术引进”到“标准输出”的飞跃。(霍萍 王晓艳)

(编辑:刘珊)


https://tech.sina.com.cn/roll/2025-11-19/doc-infxxwtu453517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