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不给加班费?拿生死簿来!”横店“阎王爷”为何突然爆火?
在横店影视城蒸桑拿般的戏服里,一位体重280斤的“阎王爷”正用生死簿回应游客对老板的抱怨。当传统神话角色撞上现代职场梗,张佳思扮演的阎王爷意外成为现象级文化符号,单日互动游客超千人,海外粉丝专程打卡,火爆背后是十五年龙套演员的坚持与智慧。
生死簿里的现代职场共鸣
“拿我生死簿来!”这句即兴台词成了张佳思的招牌互动。当游客抱怨加班费被克扣,这位阎王爷扮演者用戏剧化方式消解现实压力,类似“我是阎王爷又不是财神爷”的幽默回应,精准切中当代职场痛点。资料显示,这种打破神祇威严的接地气演绎,让各年龄段游客在汴梁鬼市巡游中获得了双重释放——既体验传统文化,又宣泄现实焦虑。280斤的庞大身躯配合灵活接梗,形成强烈反差萌,新加坡游客专程合影的现象,印证了文化符号创新表达的国际感染力。
五层戏服裹着的职业信仰
光鲜造型背后是常人难以承受的艰辛。张佳思每日经历双重身份切换:早10点化身黑旋风李逵跳反差舞,下午耗时两小时化冻妆变身阎王。资料数据揭示,五层戏服在浙江高温下如同移动桑拿房,汗水浸眼不敢擦拭,靠超量饮用藿香正气水维持状态。这种“续命式演出”持续整月,支撑他的是职业信念:“游客奔我而来,撂挑子会让人伤心”。当小朋友被吓哭时,他巧用气球玩具化解尴尬,这种即兴应变能力源自十五年龙套生涯,从演死尸到扮鳌拜的历练。
打破禁忌的演员修行
“演丧事不忌讳才算专业素养。”面对传统角色禁忌质疑,张佳思的回应掷地有声。资料表明,其表演哲学核心是“服务角色与服务观众的统一”,这种信念让他能从容处理阎王殿前的千奇许愿。职业尊严感超越鬼神忌讳——冬天穿夏装拍戏的刺骨寒冷,五年未归家的春节思念,都转化为“用情绪价值兑换幸福感”的动力。正是这份修行,让糖果店前店长在横店找到归宿,买房买车实现阶层跃迁,更孕育着“不当明星的阎王不是好李逵”的影视梦想。
文化IP背后的草根逆袭
从铡刀剁斧民间艺人到现象级NPC,张佳思的成长轨迹映射着文旅演艺生态变迁。资料披露其日工作12小时仍坚持直播互动,账号“横店阎王爷”成为线下爆款的数字延伸。280斤体重跳广场舞的敬业精神,实则是基层演员生存智慧的缩影——用肉身痛苦兑换观众欢笑,用传统元素嫁接现代情绪。当生死簿变成维权段子,当阎罗殿化身减压剧场,这种草根式文化创新恰是文旅融合的鲜活注脚,印证着“观众获得感才是角色生命线”的行业真谛。
当生死簿成为维权工具,阎罗殿变身减压舱,横店的这位“活阎王”用十五年坚持证明:最动人的文化创新永远生长在现实土壤。五层戏服里的汗水浸泡出新时代文旅IP的雏形,280斤身躯承载的不仅是角色重量,更是传统文化破圈的希望——当神祇走下神坛倾听众生,最朴素的职业信仰终将兑换最丰厚的时代回响。
https://news.sina.com.cn/zx/2025-11-21/doc-infycuaf8992526.shtml